1666930.jpg

 

內容簡介  
 
  2007年3月,福建省漳平市制定了《漳平市人民政府關於控制木材消耗推廣菌草栽培食用菌技術實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廣菌草栽培香菇、木耳技術。這預示著菌草栽培香菇進入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時期。
為了適應菌草栽培香菇生產發展的需要,作者將25年來從事菌草栽培香菇研究的成果和應用實踐經驗整理成此書,供菌草栽培香菇者及有關人員參考。
 本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菌草栽培香菇有關定義
第二節 菌草栽培香菇的歷史背景
第三節 香菇人工栽培簡況
第四節 菌草栽培香菇的優點
第二章 香菇生物學特性
第一節 形狀特徵
第二節 生活史
第三節 生活條件
第三章 菌草栽培香菇的研究與應用
第一節 菌草栽培香菇技術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菌草栽培香菇技術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節 菌草栽培香菇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一、應用概況
二、以茵草栽培香菇為代表的茵草技術應用情況
第四章 菌草
第一節 適用於栽培香菇的菌草
一、芒萁
二、類蘆
三、斑茅
四、蘆葦
五、五節 芒
六、菅
七、象草
八、巨茵草
九、蘆竹
十、大米草
十一、香根草
十二、擬高粱
十三、玉米
十四、甘蔗
十五、紫苜蓿
第二節 菌草人工種植
一、象草栽培技術
二、巨菌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三、類蘆栽培技術
第三節 菌草的加工與貯藏
一、茵草的采收
二、茵草的加工與貯藏
第五章 菌種選育和菌種生產
第一節 菌種選育
一、菌種選育方法
二、菌種分離法
第二節 菌種生產
一、基本設備
 ……
第六章 菌草栽培香茹技術
附錄
參考文獻
 文章節選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菌草栽培香菇有關定義
20世紀80年代前,世界各國的香菇、木耳、靈芝等食(藥)用菌的人工栽培都是以林木資源為原料。
1971年,為了解決香菇生產原料問題,作者提出用野生資源極為豐富的芒萁、五節芒等野草來代替闊葉樹生產香菇的設想。
1986年11月,《福建日報》報道了用芒萁、類蘆、斑茅、蘆葦、五節芒、菅等野草替代闊葉樹栽培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獲得成功的消息。該報道引起廣大讀者、菇農的濃厚興趣。當年秋季開始應用。
1987年秋,為了適應生產實踐的需要,作者首次提出把經過試驗和生產證明可用作食(藥)用菌栽培的芒萁、類蘆、斑茅、蘆葦、五節芒、菅、荻、野古草等野生草本植物稱為菌草,並於1987年10月在福建省食用菌與林業生態平衡研討會上提出這一定義。
1988年2月,中國農學會在福建農學院舉辦野草栽培食用菌培訓班,該培訓班的講義再次提出菌草的概念。狹義的菌草是指已經實驗和生產證明可供食用菌栽培的野生草本植物,如芒萁、類蘆、斑茅、蘆葦、五節芒、菅、荻、野古草等;廣義的菌草是指可作為食(藥)用菌栽培原料的野生草本植物及各種人工栽培草本植物。
1995年10月,福建農林大學食用菌試驗場受中國外經貿部的委託,在福建農業大學舉辦首期菌草技術國際培訓班,由林佔熔、林佔華著的《菌草學》作為培訓班的講義,該書提出的菌草和菌草技術的定義為:適宜栽培食用菌、藥用菌的草本植物簡稱菌草;用菌草栽培食用菌、藥用菌和用菌草栽培食(藥)用菌的廢菌料生產菌體蛋白飼料的綜合技術稱為菌草技術。
 ……

 

本書摘自:中國圖書網 www.bookschina.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ssearc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